发布时间:2019-12-04 浏览量:1024次
电子招投标,是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的招标投标活动,即摒弃部分或者全部纸质文件,借助于计算机和通讯科技实现招标、投标、评标、合同签订等业务过程乃至全过程的电子化。
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首次明确“国家鼓励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以来,电子招投标逐渐在“互联网+采购”中崭露头角。随着近年来政策一路大开绿灯,电子招投标技术现已覆盖工程建设、重大装备招标采购、政府采购、药品采购等领域。
尤其在建筑工程领域,电子招投标系统已快速渗透,且“火”势甚猛:在过去的2018年间,甘肃、青海、安徽等省先后发文推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电子招投标工作;近期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也于201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将创新招投标监管方式,推进电子招投标试点工作。
(2018年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政策不完全统计)
以四川省为例,作为较早进行公共资源市场化探索的省份,四川省于2013年底前完成了攀枝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工作。2018年9月,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四川·攀枝花)取代原有攀枝花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由公共服务、交易服务和实时监控三大主要功能性平台组成。
伴随着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电子化进程,招投标工作的各个环节也实现了电子化更迭。为扫清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的最后一道障碍,纸质投标保函的电子化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
2018年7月12日
辽宁省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发全国首单投标保证保险电子保单保函,全国首个实现一站式电子化保函的服务系统同时上线。
2018年12月24日
四川省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线电子投标保函系统,投标人可通过乐山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入口登录电子招投标系统--选择“保险保函”在线缴纳投标保证金。
投标保函系统电子化建设
基于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我国保函市场的三大主体(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都于近年开启了电子保函系统的建设与对接工作。
商业银行由于其保函办理的程序化、制度化特征在系统建设上进展较缓;担保公司的担保保函由于担保能力等因素接受程度不高;保险公司开发建设的如2018年12月上线的乐山市公共资源电子化投标保证保险平台(宁波工保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开发)。
投标保函的全流程电子化,须在线实现“保函申请→信息确认→保费支付→保函下发”的标准化流程。其顺利进行以交易平台与电子保函平台的深度融合为前提,也考验着担保主体的技术能力。
以多地电子保函系统背后的技术力量——宁波工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保网)为例,其在“交易平台+电子保函”的服务模式中扮演了系统对接、风险管控以及大数据支持三大角色。
系统对接:由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电子保函平台所采用的语言编程、编码、标准等不同,工保科技首先解决了数据端口不兼容的问题,实现了平台数据的共享交换。
风险管控:针对可能存在的由于安全保护等级不够、技术保障不到位引起的信息泄露风险,工保科技通过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内部打造全流程闭环,实现了系统的完全隐藏以及项目信息、投标人信息的全部隐藏。另外为保证交易真实,工保网还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章、权限控制等手段,有效阻止了非授权操作的可能。
大数据支持:依托大数据技术,工保科技能够实现对建设工程投标保证保险相关情况的多维度展示,对主管部门监管项目进程,乃至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的建立起到辅助作用。
搭建电子保函系统,是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电子化进程的应有之义,更是招投标电子化的必然要求。未来,当电子保函系统广泛应用于全国各个城市时,其对于简化投标保函办理流程、规范投标市场秩序的作用,也将全面显现。
24小时 专家咨询热线
181611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