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1 浏览量:1174次
评估内容 |
响石镇,地处四川省隆昌市西南部,距县城19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东邻圣灯镇,南面与胡家镇和富顺县相接,西与黄家镇接址,北与龙市镇毗邻,素以“响石山石响、高洞水弹琴”而闻名。全镇总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全镇辖31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数有50239人,耕地面积27555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全镇总户数19546,其中城镇人口3624户、农业人口15922户,总人口49348人,其中城镇人口7590、农业人口41618,暂住人口14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204元;劳务输出1.7万人。该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辐射范围将涵盖全镇辖31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受益人口50239人。 |
评估范围 |
本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方式主要为问卷调查,本项目于2017年11月22日开始发放问卷,至2017年11月29日问卷全部收回,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15份,主要发放人群为项目周边居民。 |
主要结论 |
经综合分析,制定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可行有效,落实措施后项目综合风险指数为0.226,参照《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13号)中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评判标准,综合判定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文化程度 住址或单位 职业 联系电话 |
||
项目概况:目前,隆昌市的9个乡镇大部分生活垃圾收集运送方式为居民将垃圾散乱堆砌在集中回收垃圾箱,由垃圾回收人员收集,然后运输车辆直接运送至镇区简易垃圾转运站或直接运送至隆昌市(市垃圾填埋场)。但由于9个乡镇距离隆昌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较远,各镇建设一个垃圾中转站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有利于增加单次运输量,节约运输成本;同时,各镇现垃圾远程运输技术及转运设施已不能满足各乡镇现实需要了,利用现代化技术的垃圾转运站项目见建设,已经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按国家建设部《城镇环境设置标准》规定:每1.6平方公里应该建一座垃圾中转站,每一个乡镇至少建设一座垃圾中转站,本次项目实施地的9个镇暂未设置垃圾中转站。项目的实施将填补隆昌市9个镇无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历史,实现按标准配备至少一个垃圾中转站,每个乡镇可实现每日50吨垃圾处理量,较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隆昌市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
||
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
有利影响 |
本项目垃圾转运站的垃圾转运和处理过程将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所有垃圾采取压缩密封转运,能够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理效率,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使城乡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减轻生活垃圾对9个乡镇的环境污染,改善城乡卫生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
不利影响 |
项目施工期间可能会对项目周围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会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短暂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影响结束。 |
|
一、请您选择答复如下问题(在您认为合适选项的□中请打“√”) |
||
被调查者从事职业:□农民 □企事业职工 □政府职员 |
||
您现在居住地离项目所在地距离: □1公里内 □3公里内 □5公里内 |
||
您认为目前您所在村镇的环境状况如何? □很好 □较好 □一般 □很差 |
||
您认为目前垃圾回收处理是否及时? □及时 □不及时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 □有利 □不利 □无影响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对当地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有利 □不利 □利多弊少 □利少弊多 □无影响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对当地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有利 □不利 □利多弊少 □利少弊多 □无影响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对当地声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有利 □不利 □利多弊少 □利少弊多 □无影响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给您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小,能接受 □不利影响很大,不能接受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当地卫生安全影响是: □有利 □不利 □利多弊少 □利少弊多 □无影响 |
||
您认为本项目实施后对你的健康影响是: □有利 □不利 □变化不大 |
||
您对本项目实施持何种态度: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说不清 |
||
二、您对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的顾虑及建议?
|
24小时 专家咨询热线
18161171600